初为人师,听前辈讲过这样的话:选择当一名教师,实属不易;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并且一直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直到两鬓斑白告别讲台,更是难能可贵。细思量,在今天这样一个注重权力、地位、人脉、财路的社会里,能够甘于清贫、淡泊名利、默默坚守教育岗位几十年而不悔,那该需要怎样的坚韧和执著,那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教师群体,他们甘愿静守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书写青春,用德铸就师魂,用青春、智慧、热血书写着无悔的人生。
我工作的xxx乡,地处三县交界,是xx最偏僻、最欠发达、条件最艰苦的地区,曾经在这里任教并悄悄离去的面孔不知繁几,被形象地称为“人才培养基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一批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典型的70后,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就把这里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在这块贫瘠、落后、闭塞的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论风云变幻,无论世事变迁,无悔地实践着自己的选择,撑起这片土地上教育的今天和明天。xxx,1991年x师毕业生,县级骨干教师,xxx中学副校长;xxx,1989、1990年昌师毕业生,xxx中学语文教师、学科骨干、中学高级教师;xxx,1992年xxx毕业生,xxx总校中学视导员;xxx,1994年xx大学毕业生,xxx小学教导主任;xxx、xxx、xxx……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构成了这个独特的群体。我们无从得知,许多年来他们有过多少离开这里的机会,更无从知晓他们所承受的酸甜苦辣,刘家营乡父老乡亲和孩子们忘不了的是他们始终奔波劳碌的身影,是他们三尺讲台前的呐喊,是他们送走的一批又一批学子,是他们面对成功和赞誉时的淡定!
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曾编织过人生最美丽的梦想,都对未来有过幸福的憧憬,但是当他们踏上这块土地,走上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他们就抛弃了心中的“肥皂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在这里,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育人之路。这些年来,他们在那一方黑板前,那笨重的办公桌前,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他们循循善诱,努力引导着每一个孩子学会知识、学会做人;他们孜孜不倦,不懈探索和实践着教育规律;他们肩挑重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和中坚;他们勤奋进取,学以致用,把数不清的农家子弟培养成人!
从初出茅庐、有时候甚至还会被气得掉眼泪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这个群体的每个人付出的不仅仅是青春和热血,还有很多外人无法言清的艰辛。为了学生,他们拖着病体嘶哑着嗓音传到授业解惑,他们冒着边塞的风雪行走在乡村小路,他们把自己的孩子扔在一旁而去关爱学生,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夜以继日地工作,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追求。面对着周围的不理解,面对着亲人的责问,他们也曾那样无奈,也曾心中充满凄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70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年,早已不再年轻。他们津津乐道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书生涯,他们平心静气地笑对自己的“孩子王”之称,默默地用自己赤诚的心培育着这块土地上的花蕾,未来他们还会这样继续下去,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已经同这块土地融在了一起,这里就是他们的根!
年轻的我,对他们充满了崇敬和钦佩。作为他们的学生,我将和更多的同伴一起,像他们那样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平凡中坚守,在艰辛中奋起,创造新的成绩,无悔于青春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