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号:3-1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备课时间:3月8日 课 时:共6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婉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程标准相关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2.教材分析 长方体、正方体是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已经具有了一些图形的面积的经验交流以及认识面积单位的经验。 学习目标 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2.要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掌握长方体的棱、顶点、面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中长、宽、高的相对性。 评价任务 任务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任务2:要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袋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 (生分类) (让学生直观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并找学生回答 |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 环节二 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 ①.对“相对”的理解;②.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③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用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 师小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二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认识长、宽、高。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练习。 ①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认识立体图。 认识透视立体图. (屏幕出现) (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①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 交流后回答老师所提问题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正面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教科书29页透视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 | 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环节三 巩固练习,拓展新知课堂小结 |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