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号:2—5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013年审定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 单元主题:质数和 合数 课 时:总课5时 第5课时 备课时间:3月1日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婉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2.教材分析 《质数与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难点: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够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任务二:能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或是合数。 任务三:体会现实生活中矛盾共存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 学生思考 |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该学习那些知识 | 环节二 出示自学指导 | 认真看课本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 | 学生通过实践总结 | 出示自学指导明确要探究的知识点 完成任务1 | 环节三 效果检测 | 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3、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 通过效果检测梳理知识 解疑释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概念 完成任务2 | 环节四 练习巩固 |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1.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并且说明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自然数中,唯一的偶质数是( )。 ①1 ②2 ③3 ④4 (2)下列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 ①8 ②9 ③5 ④53 | 学生积极思考做题 |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完成任务3 |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 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