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观察→启发→探索→整合 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而且本节课的传粉和受精过程比较抽象,学生对花的内部结构缺乏细致观察,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达到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确定最基本的出发点是通过观察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特点和本节教材的特色,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创设情景,营造乐学氛围,关注学生对本节重要概念的理解。从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在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学习。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这部分学生感兴趣,愿意观察;受精的过程及子房的发育过程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本节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节,而且是被子植物一生的重要过程,也为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打下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也认识了一些花,并对花的结构也有一点了解,对传粉也有模糊认识,但平时没有认真观察过花的结构,对一朵完整的花缺乏整体认识;对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四个连续过程的理解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但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本节知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属于市直属的一所中学,教学配置较好,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的“白板”,这为播放视频、幻灯片、实物投影等提供了方便条件。班级为小班性,每班30~40人,适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多来自城市,家里基本都有电脑,且家庭多重视教育,利于学生查找资料。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花的基本结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三、教学目标制定: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花的基本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果实和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提高自学、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学习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概念描述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体验花的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2)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了“启发——探究——整合”的教学模式。借助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组讨论、阅读教材等活动自主进行学习,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新知。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