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学法情境的作用真是不可估量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发酵剂,找寻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场景、现象都会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欲望,有欲望就有动力,这正是我们教师梦寐以求的,也是我们师生共同需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注重挖掘教学中与生活中相关的现象的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的有所得,才不愧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专家点评:这是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我亲历了整个过程,陈老师的情境创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学生带入到的学习的情境之中,并且这种情绪始终维持着一定的热度,让学生们能真正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自主地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让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辽宁省兴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员 杨敏)) 附件:1 作者基本信息 课题(教科书版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授课学校 | 兴城第四初级中学 | 授课年级 | 七年级 | 授课班级 | 七年一班 | 授课时间 | 2011年6月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 时 | 1课时 | 教学设计及授课人 | 姓名 | 陈莲春 | 毕业学校及专业 | 丹东师专、生物教育 | 年龄 | 41 | 最高学历 | 本科 | 职称 | 中学高级 | 教学年限 | 18年 | 最高荣誉 | 2008年、被评为兴城市生物学科代头人 | 最高奖励 | 兴城市先进教师 | 指导及点评专家 | 姓名 | 杨敏 | 单位 | 兴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职务 | 生物教研员 | 教育科研显著成果 | 主持“十五”和“十一五”科研课题《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研究》、《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获市级科研一等奖。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