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文:中学地理教学反思 地理是和爱国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的学科,是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可谓至关重要。那么,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一些教学体会。 一、地理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心理学指出:“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时空抽象能力还比较薄弱。地理教师必须重视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用直观的形式来表达所学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在讲课中,教师应该具有启发性、点拨性的语言,讲究暗示的方法,使语言丰富流畅。如在教学“黄河水系”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可使学生看到黄河中上游的流域面积明显比黄河下游的面积大。这样对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这种直观的视觉中,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简略地叙说出其成因,即黄河因中游经过了黄土高原,在华北平原积淀了非常多的泥沙,“地上河”因河床抬高而形成,也正因为它已经抬高了,所以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 二、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化难为易。比如说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就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加深学习印象。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中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后,上述六个教学目标能够轻松地完成。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能够顺利得到培养。书本上机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变得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对增强学生的感知、加强学生的记忆、增进学生理解等诸多方面都有相当的帮助,学习不再是枯燥,而是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多媒体功不可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学习目的强的视频动画,或者自己制作课件,不能偏离学习轨道,喧宾夺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充分节约了上课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地理教学要重视德育工作 在爱国主义教学方面,地理学科有它的优势。因此,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内容里面,有许多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充分准备大量的材料,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教师可让到过名胜古迹的学生介绍一下他们的旅游经历。教师还要领着学生进行室外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观赏室外的美丽风光,指点江山,展望未来,这样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在上课的时候,找出授课内容中的地理方位,凡是那个地方出现过大奸臣大恶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