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物教学论文摘要: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目前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有些课程教学中老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无法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如何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体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目前新课改之后有些课程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1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思维进行知识理解,被动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进行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氛围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1.2只重视考试成绩:其次在我国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方式,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分数上,这样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会使老师感到疲惫。1.3学生实践能力差:我国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从来也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重点按照成绩来展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课的课节非常少,老师也不重视实验课,因此相对于实践活动,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这样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 2.1导学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采用导学教学模式,构建“5+课间+40”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5”表示在上节课结束前的五分钟对学生进行下节课的学习要点提示,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上课学习内容预习、及时准备上课材料。了解学习目标,“课间”主要是指两节课之间的时间,主要是预习课时间和课外时间,在这课间时间,学生要根据导学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和查找,或者是根据上课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老师起到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预习和准备工作;“40”就是指上课期间的前四十分钟,这个阶段是体现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阶段,老师主要是将课堂的这四十分钟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习交流阶段,老师要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用合作探究法和小组学习法,使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说在进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相关内容的学习时,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核酸”,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同时能够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在课堂的后10分钟内,老师要将提前准备好的结构检测表发给学生,这样能够及时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节课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