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过去了,有苦涩、有收获、有成长。回过头看,既觉得匆忙,又觉得充实、满足。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成长是学生给予的,有了他们,我才能 反思课堂、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如此看来,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学生经老师的点拨,知识从无至有。教师从无所适从到从容镇定,这个过程是美妙的。 一、我的教学与育人 2020年我继续跟班,这个班已经带了两年多了,从四年级下学期到六年级,可以说很熟悉了,以至于每个学生的字、性格特点已熟于我心。学生常说,我是个辨字高手,纵使他的字飞成什么样,也逃不过我的眼睛。与其说是熟悉,不如说是他们的一笑一颦早已印入了我的脑海中。四年级下学期,初带这个班,数学老师就是叶青。兜兜转转,叶青、晓博老师又回归了这个班级,学生兴奋,我觉得也挺好的。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情难以捉摸,不时和老师耍起了性子。班里的几个男生——学校出了名的对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真性情。比如,向华思维敏捷,讲题一点就透,脑袋瓜比谁都聪明。他喜欢写作文,只要表扬到他,脸上也笑开了花。启超背诵速度快,只要用心记,限定时间,学习任务准能完成。胜凡需要家长、老师协力,只要拧紧螺丝,他的课堂状态就会好很多。天宇坐在前排,听课状态也有改变,进步榜一上,学习劲头更足了……这些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也独具光芒。他们需要成长,需要时间给予他们改变的力量。 本学期,我会 反思自己与之前有哪些突破,关注一些细节。比如,在授课时,我会更加关注本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练习、动笔书写;在读书时,我会引导学生将书拿起来,认真读、认真记;在讲题时,我会有重点地进行讲解,不会向之前那样面面俱到;在教学时,我也会有意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在复习时,我会注重多元评价学生。这五周,我会每周统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反馈评价,以抽奖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我的学习与收获 翻开2020年这一页,于我,是成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对我的培养,我也特别珍惜每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因为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倘若不足,学生学习的土壤必会干涸。 2020年年初,在疫情期间,我组织学生在钉钉上进行直播学习。4月我反复修改课题立项书,准备申报市级课题;5月参加区道法素养大赛;6月在区开题汇报会上,代表课题组成员进行开题汇报;7月参加区道法优质课比赛、语文统编教材培训会;8月参加整本书阅读培训会,学习江浙地区先进的整本书阅读理念;9月,第一次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我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10月参加九龙学区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会、参加微研究种子教师培训会;11月整理资料,准备课题中期汇报工作;12月参加区道法观摩课展示活动…… 今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从六月开始,我参加了博客大赛,起初只是每周写一篇。当我克服了惰性,坚持写下去,我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每日一记录的好习惯。我特别珍惜夜晚安静时,自己敲击键盘的片刻时光,我也很庆幸自己坚持到了最后,挖掘了自己又一项潜能。此外,我更加珍惜十月份微研究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学习中与前沿专家进行思维碰撞,收获颇丰。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一)研读课标、深挖教材 如何将自己的课堂变得更高效,结合学情,深挖教材,让教学不再浮于表面,是我需要 反思、改进的地方。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赛课时,我发现自己参赛经验过少,应变能力还有待提升。新的一年,我会着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练好三笔一画,多观课、勤 反思。 (三)学方法、多沟通 班级管理中,我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教育教学中,我还需要与学生多沟通。好的方法继续保留,新的方法多学习、多运用。 新一年,自己学习、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引领学生感受语文之美、学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