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师徒结对学习活动如期进行,3.16日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我执教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课,耿校长和元主任参与了听课。 这是一节概念课,在上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比的概念、怎么求比值、化简比,以及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是后续学习“解比例”“比例尺”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一开始,我先带孩子们回顾了比的意义以及什么是比值,并练习了化简比及求比值。紧接着,出示教材中六上学习比的认识时曾使用的“图片像不像”为情境,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照片不像”。孩子们说了之后,我请孩子们拿出作业单,在作业单中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孩子们完成作业单后,同桌进行讨论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的汇报如下:图形B与图形A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为1.5(或者二分之三),所以图形B与A比较像,等等等等。紧接着,孩子们还会说出图形D与图形A长与宽的比相等,图形D与图形B的长与宽的比相等。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像这样,我们可以写成6:4=3:2的形式,并板书比例概念: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等式叫做比例,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此时追问:①比例由几个比组成?②要组成比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对于比例的认识。 接着孩子们通过蜂蜜水配比图,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比例,并进行本节课相关练习。 课后,耿校长、元主任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耿校长提出教学建议: 1.在前面第一个情境图那里,以及孩子们在填写学习单之后,应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讨论时间,并且可以在黑板上多写出孩子们找到的相等的比,以比例的形式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观察发现了什么。这样子在充分观察比例的基础上,让生观察特点,又特点再生概念引出比例,孩子们学习会更有梯度,更容易理解比例的意义。 2.出示概念后,此时应该让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并给予一些比,判断哪些是比例,哪些不是。这之后再讲解外项、内项的知识 3.比和比例的区分,要让学生讨论,而我在课堂中太浅了。一定要让生讨论,思维才能深入,然后才能应用。 4.思考怎样才能把学生真正调动,让生来讲。 元主任给出以下教学建议: 1.情境图中的几个图,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变呢?在变量中,还存在一些不变的关系,要为将来的学习服务来讲比例 2.如糖水问题,我们平时可能比较甜不甜,那如果一样甜,用数学语言怎么表示呢?以及解决糖水问题后,让生思考你还能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3.要把问题抛给学生 通过此次两位老师的评课,我学习到了很多,所以记下今日收获,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