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教学活动中,还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在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以“学教互动,学思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目标,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等手段,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前提下,促其进一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为此,本文将围绕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改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教育;情境;教学思路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沉闷。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多读、多说、多用英文进行互动与交流,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英语学习与应用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以课堂主导者自居,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对英语知识掌握理解程度的差异性等问题并没有被关注和重视,导致教学缺乏思想认同,部分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不仅学习的积极性被制约,也使课堂气氛陷入低迷,直接影响了英语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2.缺乏互动交流。虽然部分教师会融入一些互动环节,但很少能够以师生平等的形式展开互动。大多教师仍习惯于在学生之中树立“威严”,让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导致很多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回答,即便有不理解或者疑问,也不敢发问。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将逐渐僵化在这种固定、标准的模式当中,难以朝向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向开启和发展。
二、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1.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实现课堂“情”与“境”的交融。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可以从语言、游戏、活动等入手。首先,关于语言情境,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语言环境。长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思维、语言、习惯都已形成固定模式,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会以汉语的思维学习。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堂45分钟的教学实践模拟全英语环境,使学生沉浸于模拟的真实情境中,掌握如何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考。其次,关于游戏情境。初中生对于游戏依然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可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使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得以深化。如,开展“传球说数”的游戏:学生站成一圈,教师向其中一位学生传球,球出手后随意说一个数字,让接球的学生说出下一个数字,如果说对了,继续传给下一位,并随意说一个数字,如果说错了,就要退出游戏。由此巩固学生对于英文数字的记忆,同时激发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再者,关于活动情境。教师可利用课堂开展各样活动,如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发散思维。如,在学习相关“Festival”话题时,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活动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与“Festival”有关的一切词汇(NewYear'sDay,theSpringFestival,Teachers'Day,ChristmasDay,Mother'sDay……)然后在每一个词汇后画出引线,要求学生思考关于这个词汇所联想到的其他单词,由此引导学生快速复习之前学过的单词,同时加深记忆,夯实词汇基础。2.善于观察思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长期以来,国内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授学,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之下,教师极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将更多精力投放在个体能力突出的学生身上。而在以“学思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