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借助图书馆资源学英语-英语论文摘 要:学好语言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更是让很多学子谈虎色变。他们也会在图书馆里寻求可以攻克这道难题的密匙,但总是不得其法,收效甚微。图书馆是知识储存与流通的场所,这里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课上留下的疑惑可以从浩瀚书海中寻求答案,而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得到针对性的弥补和提高。只要方法得当、目标明确,借助图书馆资源学习英语是相当高效的。文章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谈一谈如何有的放矢,针对自身英语学习情况,利用图书资源学习英语。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资源;图书资源 英语学习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以“艰苦卓绝”来形容它却有些夸张。一方面,学生要知道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哪些方面亟待提高,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一方面,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很多资源唾手可得,大家却并不知道如何挖掘与利用。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正昭示我们要善于利用外部条件。 接下来文章就分三个部分讨论学生如何针对自己的情况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提高英语水平。 一、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1.半途而废 首先要提的是学习语言的长期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积累,这是一个化涓流成江河、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我们见过英语考试的作文评判标准,假如把“语法结构错误,难以准确表达意思”放在金字塔的底端,“语句流畅优美,表达地道自然”就是塔尖。那么中间还有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完善才可以逐级而上。“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很形象地刻画了这个模型。英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很多人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中途放弃了,有的畏惧苦难,得过且过;有的不得其法,适得其反。“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只有坚持下去的人才可以把英语学好,半途而废是第一大忌。 2.人云亦云 “学而不思则罔”,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特的精神意志,即我们所说的“不怒自威”“豪气干云”“书卷气”都是精神气质的体现。语言的学习不像自然科学明辨对错,那么为何要随波逐流?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善于思考,才能有所成。 假设一位英语老师强调:汉语先做铺垫,后出主旨;而英语相对直接,开门见山。按照这一点,有学生认为中国人在请假时会说:“对不起,我昨天去超市,没料到会下雨,也没带伞,晚上回家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没当回事,今天才发现感冒了,我想请假休息几天。”而外国人会说:“I am so sorry for having a stinking cold and need to rest. Yesterday I went for shopping without expecting the rain and I didnt realize that I caught a cold until this morning.” 又有一位老师说中国人说话繁文缛节,外国人简单直接,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