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课往往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感悟,作文课往往是指导学生的习作,这两者总是被机械性地分割,很难融合到一起。阅读课上,应该做到既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精妙,又紧扣重点字词、重点句式对学生进行作文仿写的训练,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写作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新课标也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些都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我们要善于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小学生从低段进入到中段,语文学习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从写话到作文的过渡。虽然有写话训练作为基础,但作文的要求比写话高出了好几个层次,因此,学生在作文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 (1)记流水账。学生的习作往往没有重点,很难抓住典型性事例来写人或记事。如写“秋游”,他们总是从前一天的准备开始写起,接着写早上到学校发生的事情,甚至是带了什么吃的、玩的,谁在吃、谁在玩都写进去,末了才写到秋游,而对秋游的记叙往往是一笔带过,毫无重点可言。 (2)语言贫乏。学生的习作中,很难用到好词好句,更难得见到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他们往往用贫乏的语言平白直叙。 (3)段落篇章不合理。很多学生的习作从头至尾只有一大段,他们缺乏分段的意识,不懂得如何谋篇布局。 如何解决中段学生中出现的此类问题呢?笔者的经验是:切实抓好教材,在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中开展好学生的习作教学。 现行苏教版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文质兼美,不仅符合学生的阅读需要,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教会学生品悟优美语句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篇章布局的独具匠心,从而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迁移。 一、仿写中感悟语言的形式 仿写包括句式仿写和段落结构的仿写。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地教授他们一些仿写的方法,会对他们的习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句式仿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