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寻找药方-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摘 要:义务教育第一学段的识字道路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坑坑洼洼。教师要将心比心去体会稚嫩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综合施策,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药方。课内的引领是为了打好学生识字的基础,学会独立识字的方法;家校携手才能更好地形成合力,让学生的识字活动有效地融入生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把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化为识字中的快乐、骄傲、自信与动力! 关键词: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家校携手;氛围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零起点的学生自然就大有人在,即使有的家长有心引导,但往往也少有成效。汉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承和弘扬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了能让孩子们在识字的“法”“量”和“用”上三丰收,笔者多年来在识字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了三个方法: 一、抛砖引玉,发挥课内引领作用 细心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明白: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为1600个左右,第二学段要求新识的汉字在900个左右,第三和第四学段要求新识的汉字都在500个左右。[1]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最多,而他们的学习功底最薄弱、年纪最小、自学能力最差。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趣味、主动、高效识字引领方面狠下苦功,如: 1.联系生活,图文结合 例如,在“爸、妈”两个字的识记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分析了图中角色后,可爱的他们很容易通过生活角色对换,记住图中两个人物旁边的爸爸、妈妈。教师范读后,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图文结合、自由识记。在一次次的带图认读、隐去图片认读比赛中,这两个字很快就能被他们所掌握。 2.细心观察、对比识记 如:生字“渴”与“喝”的出现,若让学生马上讲出识记技巧,他们着实会迷惑一会儿。有人当堂选字练习失误后,教师再次对比分析:口渴了想找水喝,所以这个“渴”字是三点水;而喝水是用嘴巴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3.加减组合,趣味横生 如果新课生字中的某一部分是已认过的独体字,我会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做识字“数学加减题”游戏。起初他们好奇语文也有数学加减题,例如,当我把“式子”:“女+子=?”板书在黑板上时,学生兴奋地抢着举手发言。在之后的生字识记中,我们常常玩这个游戏,孩子们乐此不疲。 4.趣味比赛,激发热情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学段的学生小,争强好胜。为了防止生字回生,课堂上教师要为他们搭建平台,组织一些简易、操作性强的比赛来激发他们的生字复习热情。例如,与家长一起完成的自制生字卡片对考比赛、扩词比赛、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