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及不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来进行简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引入。然后提出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否同样适用呢?”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我认为自己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教学环节清晰。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复习旧知――猜测验证―――应用讲解―――练习巩固四个环节。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每个教学环节我安排了下面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猜测验证,我把教材中的三组题呈现出来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我先让学生猜测,再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确实适用。那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只是提出了一个大的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学生就在猜测验证的基础上去发现。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而得出结论并且验证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两道题。对这两道题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然后再由学生板演,讲解。这样学生经历了思考的过程,是在主动地获得知识。 2、给予学生订正改错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试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那么当老师对习题讲解过后,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改错的时间。这样学生经过老师的讲解,二次订正自己的错误,印象更为深刻,知识掌握也会更为扎实。 不足: 反思本节课,课堂效率还不够高,一节课只完成了两道练习题。从王主任的评课中,发现本节课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时间过长。学生对于乘法的运算定律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只需要学生说出字母表达式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用文字再加以叙述。实际上孩子能说出字母表述形式就是真正的理解了。 2、课上出现三组题让学生验证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否同样适用。那么我高估了学生的计算水平。学生在进行三组题的计算时,一方面是计算速度过慢,另一方面就是计算不准确。那么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分组来进行计算,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3、习题的处理缺少层次性。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于习题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没有加以细致地准备,只是以为完成课后习题就可以了。结果导致习题的处理没有一定的梯度。 我的思考: 1、认真细致研读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备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不走弯路。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教材的编排意图,课标的要求以及自己的理解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统一。比如说在本节课重点是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至于验证是为了帮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那就没有必要在验证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往往被我所忽视,以为只要是完成课后题就可以了。而事实上习题不仅仅是对于本课新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反馈,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提升。通过习题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学生搭建一个快速提升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