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的格局》有感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了黄静洁所著《父母的格局》一书,越读书越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的思想要不时地进行更新。为人父母,不单单只是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学习问题,还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正如黄老师所说,父母的大智慧就在于帮助孩子解决了吃喝拉撒睡问题后,还能成为他们一辈子的朋友和人生路上的辅导员,而这就是父母的格局。 随着儿子的不断成长,我们之间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次叛逆期、写作业磨蹭、做事情拖拉等,因为这些问题会经常和孩子发生一些冲突,导致和儿子间的关系也很紧张。作为大人,总觉得自己比孩子见得要多、懂的也要多,想当然的去认为……,打断了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导致孩子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就是大人的主观意识,大人的自负,事实上有时承认我们其实不懂自己的孩子,才会虚心倾听和理解他们。忘掉我们想的是什么,经常想想孩子在想什么?给孩子时间,相信他们内在的力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这是作为父母的我要做的,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是为了孩子,我要“心想”把自己变得更好。学着改变自己,尊重孩子的选择,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人生无法速成,孩子是需要慢养的! 成就孩子成长的力量有亲情的力量(来自原生父母和家庭),有知识的力量(来自老师和学校),还有一种就是书中提到的“第三种力量”,这个概念我是第一次接触到,它是把亲情和知识有效转化成孩子内在动力的一种推动作用,它不仅仅限于亲情和友情,诠释了爱的力量,点出了除了父母之爱之外的各种给予孩子内心成长的力量。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个榜样、一本好书、一个号召、甚至是一个小宠物等,都可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甚至是信仰。“自我醒悟”是一个人的第三种力量,孩子要常能进行自我 反思,才能从内在的深处不断成长和进步。 书中还提到一种教育——闲暇教育,“闲暇时间”可以提升孩子的情商EQ,分为随意地玩和有 计划地玩,让孩子在玩中 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学习的意义。比如篮球、足球、网球各种球类运动或游泳、爬山、击剑、美术、音乐以及各种户外活动、亲子游戏、课外阅读、创意写作、家庭活动等等,它们都能磨练一个孩子的意志力,提升融入集体的速度,学会大胆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协作能力、思辨能力,提升五项重要的认知领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所以,闲暇时间的安排是不可忽视的成长因素,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 做父母就是一个从“无知”到“有所知”的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自己要先变成这样,没有给予孩子,孩子自然也不会给予。所以换种心态,先从做好自己开始,做一个有格局的女人,活出自己的精彩,再去做一个让孩子崇拜的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