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习俗-春节的习俗
北京隆冬,近几日温度突降,每日西北风都呼啸着,好在成就了新年来临前的北京蓝天。虽然寒冷了许多但心情非常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中国人最欢庆喜悦的日子就要到啦!家家户户都开始为年准备着,购年货自不必说。 距离除夕还有5天,昨天写了一篇关于‘五福’的文章有很多人都纷纷回应着。我们一起温习了‘五福临门’的五福倒底是哪五福?很多人都有同感,自认为和’五福临门‘这个词相濡以沫多年,其实到头来却和这个成语非常疏远。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回头看前一篇。 过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是我们真正的新年,这一天我们并不陌生,小的时候每到这一天父母就会把我们打发出去各家去拜年。可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对拜年这个习俗并不是很明白,到底拜年的习俗有何讲究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其实拜年是拜长者,从自家的长者开始分出远近亲疏,只要是长者无论是自家的还是同村的,作为晚辈都要尽可能地前去拜年,所谓拜年就是跪拜叩岁,通俗来说也就是磕头,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去拜年经常会让我们给长者磕个头,但凡磕个头都会有个或大或小的红包,心里那个美哦!这才是拜年。 而平辈之间的所谓“新年好‘的问候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应该称之为’贺年‘包括祝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吉祥话都是贺年!而我们现在不分男女老幼只要相见都是以’给您拜年了‘之称。当然也未尝不可。 据:清朝的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依次拜家长完毕,主者帅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除此,古人亲戚朋友较多的不能奔走相拜者还会书写拜帖以红纸包好送至家门,各家门上会有一个专门盛装拜帖的纸袋。形似现代居家楼门口的信箱。这和我们现代人早些年的贺年卡有些雷同,可现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再写贺年卡了,出门奔走相拜除了自家的几门亲戚外,也快成为了历史。现代人只需手指轻轻一动,复制、粘贴、发送......得。拜年了!拜年了!给大家拜年啦!
|